暑期社会实践纪实:经贸管理学院教育精准扶贫走近“卖煎饼的小女孩”

发布者:陈莉发布时间:2020-08-04浏览次数:747

“姐姐,有一道题我不会,你能帮我指导一下吗?”

“好的,没有问题,你把题目发给我。

这是一段普通的对白,发生在这个暑期的一个下午,主人公是经贸管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成员谢文静和一个四年级的小姑娘小雅(化名)。小雅来自江苏邳州,父母多年前为了生计来常州,在大学城夜市摆摊卖煎饼,懂事的小雅放学后经常给父母帮忙,久而久之也练就了一身摊煎饼的本事。所以,本期故事分享的主人公小雅戏称自己是“卖煎饼的小女孩”。

以上的场景在经贸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中每天都在重复上演。为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贸管理学院团委根据上级团委的要求,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开展了主题为“抗疫精神引领下,教育精准扶贫走近留守儿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对接西部定点城市以及苏北地区留守儿童,组建团队,深入调查,广泛了解他们的学业需求,制定一对一帮扶机制,以云端在线的形式开展教育帮扶,心理疏导,故事分享,人生规划。

小雅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开自己到常州打工,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的她,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成绩也不好,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管教起来力不从心。后来,父母决定把她带到常州,就读湖塘镇的一所小学,班里的同学大部分都来自外来务工家庭。来到父母身边的小雅很快了解到了父母的不易和心酸。他们白天买菜备菜,下午休息几个小时就要到夜市候场,从下午五点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收拾一番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休息。“俺爸妈常常回家不洗澡倒床上就睡着了”,这是孩子口中描述的场景。懂事的小雅心疼父母,放学后常去帮父母做煎饼。“我每做一张煎饼,就能够帮助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他们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孩子的语言很朴质,但往往能够牵动泪腺,让人潸然。

结识小雅源于团队成员的一次夜市游逛。那时疫情尚未爆发,团队成员谢文静周末去夜市吃饭,路过一个煎饼摊,发现一个身高比煎锅高不了多少的孩子熟练的帮客人摊煎饼,动作麻利,俨然一副老手模样。一旦空下来,小女孩就马上拿起书本认真的看书学习,这个画面深深打动了谢文静。于是,她主动找小女孩聊天,留下了孩子的妈妈的联系方式。暑期,学院团委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谢文静作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第一个便想到了这个“卖煎饼的小女孩子”。经过沟通,谢文静利用暑期,每天下午两点到四点,通过云端对接的方式,义务给小雅补习四年级的各项功课,答疑解惑。

小雅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积极努力,不懂就问;谢文静作为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认真准备,一丝不苟,答疑解惑。一个月的学业帮扶下来,小雅的进步很快,“姐姐把我不懂的知识都记录下来,每次上课之前都再考我一遍,加深我的记忆”“姐姐人漂亮,还很风趣,她也经常跟讲她在大学的经历,让我收益很多”。小雅的妈妈是一个很健谈的阿姨,谢文静的爱心善举深深感动着她,“这个孩子太好了,工业学院的学生太好了,我们家里经济不宽裕,也想过给孩子找家教,费用太高,我们负担不起,这下好了,孩子的学习我们放心了。”

截止到20193月,全国将近有留守儿童700余万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监护,亲情需求严重缺失,隔代教育面临着能力不足,以致他们养成教育、心理健康、人格发育都面临着严重的隐患。2020年,一场肆虐的疫情,让国家饱受磨难,然而抗击疫情的战争中,却孕育出来这样一种精神:有一种境界叫“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有一种品质叫“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有一种态度叫“尊重规律、求真务实”,有一种胸怀叫“命运与共、共克时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经贸管理学院团委在“抗疫精神”引领下,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尊重规律,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向留守儿童实施教育的精准帮扶,为国家脱贫攻坚大局发一份光,尽一份力,点燃公益志愿灯,照亮留守儿童路。

“卖煎饼的小女孩”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经贸管理学院教育帮扶的路还很漫长,下一个故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