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今年暑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继续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数字商务学院爱心驿站德育工作室组建的两支实践团顺利入围。7月10日起,团队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组织,认真筹划,奔赴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寨英镇蕉溪小学、云南省文山州仙人洞村和江苏省常州市乡镇小学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驻地实践,用青春汗水谱写“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华丽诗篇。
民族一家亲:7月15日,志愿者来到蕉溪小学,围绕“民族一家亲”主题,开展民族歌曲唱给党、民族故事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活动中,志愿者教小朋友唱响《我爱你,中国》《万疆》《爱我中华》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并引领小朋友相互讲述民族故事,分享民族风情,同学民族文化,不断加强民族文化互溶和交流。
红光照初心:为了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小朋友的普通话水平,团队精心设计,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红歌云接龙、红色故事会、红色人物录,传承红色基因,争作时代先锋。7月20日,团队成员封沁通过钉钉直播,为彝族学生开展了红色经典诵读、红色人物故事展播专项活动,他以深厚的普通话水准,深沉的播音腔,声情并茂地引领孩子们齐声共读,深情向红色人物致敬。7月22日,副队长雷世凡走进学校,他作为土生土长的铜仁人,跟孩子们很快融入一起,带领孩子们开展红歌接龙,他们开心互动,气氛热烈,欢声笑语响彻云端。
导师一对一:“语言导师一对一”是本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团队根据小朋友的需要,在志愿者中,优选普通话水平在二甲以上的同学担任小朋友的“语言导师”,指导提升小朋友的普通话水平。活动中,各位受聘的“语言导师”经过认真准备、充分培训,很快适应角色,7月底,在驻地实践的一周里,他们通过诗歌朗诵、做游戏、演节目、顺口溜、谈理想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提升说讲普通话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调研进家庭:活动开展之初,团队成员向松桃县寨英镇蕉溪小学附近村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程度和质量情况。为了进一步把工作做深做实,团队成员深入住户,走进田间地头,访谈老人孩子,掌握当地普通话使用的真实状况。经调查,当地村民对推普工作及对普通话的认可度较高,普通话的使用频率也较高,并认为讲好普通话对生活和交往有重要影响。
技能+培训:为了让推广普通话和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团队在推普实践的同时,还根据职业提升的需要,开展常态化“职业技能+普通话”培训。团队成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向铜仁市松桃县寨英镇青壮农民、电商人员、农产种植者等开展普通话培训,电商知识和网络用语的普及,帮助其提高就业致富、建设乡村所需的普通话应用能力。
送教入乡村:八月初,队员们走进云南省文山州仙人洞村,队员坚持每天推普“敲门行动”,走村入户实地调查研究,先后登门拜访了100余户当地居民,发放推普调查问卷,对当地村民、商户经营者、社区干部等进行普通话能力培训。在仙人洞小学,带领村内的彝族孩童学唱《歌唱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等民族团结歌曲。队员们白天上课搞调研,晚上备课整理问卷,午休时间则会陪伴白天无人照看的留守儿童一起吃饭、玩耍,他们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
此外,团队还聚焦中西部普通话普及率较低的民族地区、农村地区,通过就地组建志愿小分队的形式,结对普通话能力较弱的学前儿童、青少年学生、基层干部、留守妇女和老人等,灵活开展推广普通话相关活动。
九月中旬,实践活动接近尾声。本次专项社会实践中,青年志愿者不辞劳苦,认真备课,推广普通话,共筑家国情。他们弘扬和践行石榴籽精神,筑牢共同体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作为民族文化的坚定维护者和传承者,他们正在默默的耕耘着,为民族融合奉献青春力量,用扎实实践展现工业学子靓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