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春秋座下客,求索浩瀚破九天

发布者:沈江凝发布时间:2025-08-26浏览次数:10

西湖水,俊秀山,琼台仙谷,勾勒江南烟雨连绵;

黄沙扬,烽火熄,听叹北国朔风卷尘。

春秋作序,树木黄了又绿,海水潮涨潮落,历史文脉的余音振聋发聩,文明的圣火千古未绝。

我翻开泛黄历史的一页,是他们铁骨铮铮的一生。忆往昔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的70多年里,有许许多多文人志士狂风所欺虐、被暴雨所侵蚀,却依然前赴后继终于,在救亡图存的不断求索中,在孜孜以求的强国实践中,我们站在时间的洪流里,泾渭分明的未来与过去在此时此刻交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过去如何,未来又如何?在当下,一切都有了最好的诠释,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发展和复兴的道路逐渐清晰起来了。

看今朝,盛世中国,红旗漫卷,如梦如画。高铁飞驰跨越大江大河,穿越崇山峻岭,新兰高铁带你感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雄伟壮阔,京沪高铁带你体验“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的烟柳繁华,中老高铁带你领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浪漫深邃。阡陌交错,辐辏四方,通达远近,互联万物,八横八纵的铁路布局全面铺开,公铁联运、空铁联运打通立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五一,我从苏州去西安旅游,在乘坐城际高铁直达上海浦东机场的路途中,体验到了机器人送餐、机场VR导航、人脸识别进站等一系列智能服务。我不由得感慨智慧出行和多元化服务为大众提供的便利,众多“黑科技”悄然改变着交通运输的模样,托举起流动的中国,在中国速度中感知中国兼收并蓄的创新之美,向全世界亮出了耀眼的中国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早在两千多年前,夜幕笼罩、清澈闪烁的苍穹下,屈原以长诗《天问》叩问:天高地迥,唯觉宇宙之无穷,平面上的九天边际,抵达何处又联属何方?边边相交隅角很多,又有谁能知其数量?他迫切地向宇宙求问真理之道。文化的嬗变在思考中发生,在融合中沉淀,在永恒中追求绚烂与浩渺的伸张。凝聚古今,烁耀来路,千年上下求索,逐梦浩瀚星空,今借助技术手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东方”序幕、“天宫”揽胜、“嫦娥”问月、“天和”遨游,这些名字的背后,是古老而浪漫的华夏神话和民间传说,是华夏人民开拓的思维想象和朴素哲思的沉淀,赓续天问传承的力量,共铸薪火相传的中国故事,在九天之中留下了华夏探索的独有印记。

打破的“九天”,还包括曾经横亘在华夏面前的奥运门槛。暑假期间举办的巴黎奥运,让法国人特别无奈,只因奥运手环是义乌生产的,“弗里吉”玩偶是中国制造的,多个赛场的会馆建设和各种比赛项目中的高科技应用与人员保障,都来自中国。是啊,如今世界的风向早已改变,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里曾经只有刘长春一名运动员参赛,到如今的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海外奥运会历史的最佳战绩。这一步步脚印走出去的过程,是数余年里的点滴耕耘,令人心潮澎湃。少年们麟爪飞扬,带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坚持不懈带着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百折不挠一鼓作气,一雪前耻,做未定乾坤里的新时代青年这届奥运注定精彩,我们的崛起终将势不可挡。

朱砂红泼染在信笺上,春秋作序荡开浓墨的一笔,我铭记祖国烽火狼烟的燎原姿态,也珍视她万家灯火的温馨繁华,爱她万古长青,爱她河清海晏。我本春秋座下客,随时间流逝而消逝,若是祖国需要我,我便可挣脱这时空枷锁,求索于浩瀚之中,只求她的锦绣前程。